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山西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山西省“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实施路径研究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5-08-11 17:12:47
  摘要:在地缘经济规律日益凸显,区域板块紧密联合,融合创新成为大势所趋的全球背景下,以三大区域战略为引领的国内区域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山西在群雄逐鹿中要异军突起,必须抓住“一路一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产业优势,围绕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布局、科学谋划,明确战略定位和实施路径,对全省的转型跨越发展和综合竞争实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关键字:山西省;“十三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 

  一、“十三五”山西省区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山西区域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从全球来看,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欧日自贸区以及中欧自贸区等的积极酝酿,一个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体的国际贸易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从全国来看,“一带一路”推进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将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东南省份连为一体,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共同打造“一带一路”东方端点经济区。

  根据上述国内外形势,山西的区域发展在“十三五”时期既面临挑战,也存在机遇。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央未将山西纳入国家区域战略布局的版图,意味着不会对山西给予专门的区域政策支持。山西如果不自行确定区域发展战略,与东西两大战略区域建立联系,将可能成为耀眼灯光下的阴影区,在区域发展上陷于被动。第二,山西即使在实现承东启西的区域功能上做出努力,也面临来自内蒙古和河南的同位竞争。第三、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将会联合打造一条从西部经四川直接运往东南省份的能源通道,山西能源大省的地位可能会受到冲击。

  与此同时,山西也将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第一,山西地理位置特殊,处在陕西省、河北省、内蒙古和河南省的中心,可接受来自不同方位的经济辐射。无论山西是否成为承东启西的主要功能区,都有可能通过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分享这些地区的发展成果,借助外力实现自我发展。第二,京津冀和丝稠之路为山西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市场空间。一方面,山西对接西部将促进山西的能源工业从开采环节更多转向能源的仓储、运输以及深加工。另一方面,山西对接京津冀将有机会在区域辐射作用下发展其原本薄弱的制造业,并逐步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二、“十三五”山西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与目标

  (一)连接陆路丝绸之路与环渤海经济圈的桥梁

  紧紧抓住“一路一带”建设的新机遇,充分发挥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立足于环渤海经济圈西部门户的区域定位,做好陆路丝绸之路能源经济带与京津冀有效对接的桥梁作用,助力形成以京津冀为核心,山西、内蒙为骨架,山东、辽宁为两翼,支撑国家全方位开放、区域协调发展、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的“一级”战略轴线:丝绸之路—环渤海经济带。

  (二)矿物质能源配置中心和规则制定者

  利用山西区位优势和能源产业优势,将山西打造为西部能源物资进入环渤海地区的仓储基地、物流配送中转站和能源交易中心。掌握煤炭等资源定价权,推出与国际接轨的煤炭价格指数。将山西从单纯的能源生产基地转变为辐射欧亚大陆的能源加工和集散中心,影响全球煤炭资源流动与配置。

  (三)矿物质产业低碳化和碳材料制造基地

  利用山西丰富的碳资源,围绕碳封存、碳捕集、碳减排、碳加工、碳交易形成完整碳产业体系,建设辐射华北、西北的矿物质产业低碳发展技术研发高地和碳交易排放市场。大力发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围绕碳纤维代钢部件和碳复合材料产品两大重点进行产业链布局,打造碳纤维产品制造基地。

  (四)绿色制造产业群培育与发展基地

  以吕梁、太行两大山脉为依托,以加强生态建设为主线,培植可以制造自然绿色和利用自然绿色的产业群,打造包括农业、牧业、林业、旅游业等在内的绿色发展产业链条。加强全省森林植被恢复、再造以及矿山环境治理,推进黄土高原防风固沙治理和华北地区大气联防联控。

  三、“十三五”山西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路径

  (一)推进山西与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共生发展

  立足山西转型发展需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将山西东北部地区建设成以北京为核心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基地。以山西科技创新新城为抓手,积极引入京津冀雄厚科技和人力资源,扩大与“环渤海”区域的科技合作交流,创建科技对外开放合作和外向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京城北京-龙城太原-古城西安国家级东西联通科技产业创新轴线。

  促进山西与环渤海地区产业融合,提升在区域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快打造以太原—阳泉—忻州为中心的利益共赢联合体和发展统一体,建设全省能源科技中心、低碳技术研发中心、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材料生产基地、物流中心、能源仓储和交易中心等,增强与石家庄、保定经济区竞争的实力。推进太行山脉资源整合与联合开发,以生态建设为主线建设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基地。

  (二)加强山西沿黄地区与陕蒙豫互动发展

  推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大(同)朔(州)“五边形”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进“黑(煤炭、石油)+白(畜牧、乳制品生产)”,“灰(装备制造、机械制造)+绿(生态建设)”发展模式,打造国家中西部战略性绿色能源和新型煤化工基地、建设北方重要汽车制造、矿用机械、新能源设备等八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顶级乳制品加工基地和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推动榆(林)延(安)吕(梁)黄河大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突破黄河天堑,打造国家中西部战略性能源化工基地,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基地和特色旅游基地。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协调发展,建设特色新型金属材料生产加工基地,现代中西部沿黄高端物流商贸园区以及现代特色农产品加工区。推进吕梁山经济带建设,探索能源开采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清洁生产机制,以及农业、林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生态屏障。

  (三)积极对接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一带”是中国产品、人才、文化外运和能源等重要物资内输的大通道,只有以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增长极为核心的东部地区成为其东方端点,才有能力支撑如此庞大的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和能源流。山西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成员之一,既是东方端点经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连接西部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桥梁。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将自身区位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保障全国能源供应,联合丝路沿线省区和国家,建立国家煤炭、稀土等能源资源期货交易市场,推动自贸区建设,操控国际矿物质能源市场。

  要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寻找、开发、占领战略资源。把企业开展境外资源类投资作为一项战略,建立境外资源新基地,提升战略重要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探索过剩产能转移境外,建立海外新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开拓新的市场,谋求新的发展空间。鼓励我省煤炭、冶金、焦炭等传统优势产业到中西亚、中东欧国家消化和转移过剩生产能力、技术和产品。鼓励我省企业加强与央企和省外企业合作,积极承包境外工程,带动我省装备、材料、产品等出口和扩大劳务输出。发挥我省人文优势,以文化交流为纽带,带动山西优秀文化“走出去”,搭建我省对外交流平台。

  (四)主动融入大中原经济区

  推进长治-晋城-临汾与郑州-焦作-洛阳的耦合共赢。加快推进晋东南能源基地建设,鼓励跨区域煤炭、煤层气、电力等能源的产销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及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共同培育一批大型新能源企业,构建“煤、电、气、化”综合新能源产业基地;共同构建现代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构建开放、多元、清洁、安全、经济、一体化的现代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长治、晋城与郑州、西安等大型物流中心的衔接和与周边区域物流中心的联网,建成省内外城市间、城乡间对接有序、成本低廉、高效便捷的区域物流网络,以现代化的物流业有效带动全省各类产业发展。

  (五)将运城市打造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推动运城城市群建设,在山西南部建立省域副中心城市,强化和提升在黄河金三角的主导地位,建立黄河几字湾南北开发战略支点,与西安、郑州有效对接,凸显承东起西战略地位。

  四、“十三五”山西推进区域发展的配套措施

  (一)解放思想,做好顶层设计

  进一步解放思想,倡导理性包容的开放思维和开放文化,在全省上下形成以区域合作促转型发展的共识。树立互利共赢的开放理念,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政务环境透明化、便利化和规范化;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倡导晋商诚信守信的传统商业文化,营造开放透明的法律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稳定有序的经营环境;抓住区域合作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大胆创新、大胆改革、大胆实践,善用人才,用好、用活人才。

  (二)统筹谋划,搭建制度框架

  淡化行政区域概念,强化经济区域联系,依托纵横交通通道,运用市场手段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建立跨区域的人才流动的户籍、住房、医疗、就业、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消除行政壁垒,建立有效沟通和协调机制,共同制定统一开放政策和制度。建立区域协调权威机构。制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专项规划。

  (三)打好基础,完善设施建设

  提升交通运输体系的现代化、专业化、多样化水平。在山西境内打通东部西进、西进东出的北、中、南三大通道。加强省际高速公路、铁路建设,鼓励港口合作建设,加快机场建设和布局,加快输电通道和输气管网建设,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共建共享等。

  (四)优选领域,推进区域合作

  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建立五省区煤炭产销调控机制,推动清洁能源合作开发利用,加强煤炭物流和金融领域的区域合作,打造全国最强综合能源基地。促进区域产业融合,推进我省与环渤海地区、丝路沿线省区在装备制造、现代特色农牧业、高科技技术产业、物流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合作。推进生态补偿和合作机制创新,建立区际生态补偿基金和行政区际生态合作收益分享机制,实现跨区域生态共建。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科学布局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制定承接产业转移分级管理清单。

  (五)搭建平台,服务山西转型

  将各类工业园区和开发区打造成为山西区域合作的新平台。积极探索整合托管、异地共建、一区多园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外向型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好山西“能博会”平台,发展会展业,加强与国内外会展业界合作。

  执笔:张波 尚小春

上一篇:魏茹生总经济师参加全省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座谈会
下一篇:李小鹏省长主持召开我省“十三五”规划领导组会议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