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山西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山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年)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1-29 14:38:10
       一、发展形势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以来,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2016年达到131.85亿公斤。“菜篮子”产品品种丰富,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由2010年的510亿元达到2016年的1520亿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82元。
       农业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层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设山西大水网,破解了水瓶颈的制约,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全省耕地保有量608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160.5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4提高到0.53。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保证了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业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草原建设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0.5%,全省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71%。持续加大采空区、沉陷区、水土流失区治理修复力度,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化肥农药使用量增速放缓,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5%。全省农业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扭转和遏制。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两轮“五个全覆盖”和为民办“五件实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35.4亿元,改造县乡公路、新建改建通村水泥(油)路7745公里,解决了1155万农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启动实施了190余万人的农民安居工程,完成村容整饰9785个村,清理垃圾191万吨;开工建设600个村的污水处理工程。加大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力度,创建1700余个省市县三级美丽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二)面临挑战。
       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地下水超采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资源硬约束日益加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山西农业立地条件差,境内80%以上是山地丘陵,耕地占补平衡,尤其是占优补优的难度日趋加大。全省耕地地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的耕地占到总耕地的一半。全省1956年-2000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3.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1立方米,为评价期全国平均水平的17%,亩均占有水资源量18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11%,属水资源最贫乏的省份之一。水土资源承载能力趋近极限,与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矛盾日益尖锐。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等外源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煤炭开采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全省约1.94%的土壤调查点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矿业废弃地问题突出。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明显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农膜回收率不足1/3,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不到一半,秸秆焚烧现象严重。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加重的态势,直接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艰巨。全省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高达1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9.1%。高强度、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功能退化,农林、农牧复合生态系统亟待建立。草原超载过牧问题依然突出,草原生态总体恶化局面尚未根本扭转。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损害,生态系统退化,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体系任务更加艰巨。水土等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山水林田湖等缺乏统一保护和修复,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尚未建立。循环农业发展激励机制不完善,种养业发展不够协调,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农业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农业面源污染全程监管防控体系尚未健全,农业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污染成本过低,奖惩机制缺失,制约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发展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地区转型综改试验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深入人心。山西资源型地区转型综改更是人心所向。二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基本形成。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来依靠拼资源、拼投入传统要素驱动已难以为继,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动能已经涌现,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条件基本形成。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日益坚实。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技术模式不断集成创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日益完善。我省连续出台贯彻中央1号文件实施方案和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特别是制定出台了资源型地区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若干意见,提出了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任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要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产能为本、保育优先、创新驱动、惠及民生的指导方针,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山西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坚守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妥善处理农业生产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提升与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匹配度,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坚持创新驱动与依法治理相协同。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强化法治观念和思维,依法促进创新、保护资源、治理环境,构建创新驱动和法治保障相得益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坚持当前治理与长期保护相统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当前突出问题入手,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农业内源外源污染治理力度,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坚持市场主体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要求,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形成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行好顶层设计、政策引导、投入支持、执法监管等方面的职责,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科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和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基本实现。大水网基本建成,农业用水效率明显提高。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
       到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区域布局更加科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按照“统筹协调发展、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明显、资源环境匹配”的原则,在《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六大河谷地带农业主产区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山区和城郊农业特点,构建汾河平原、上党盆地、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和城郊农业六大发展区域,优化种养结构,集聚要素资源,提升规模档次,打造我省特色优势农业集中发展区域和重要生产基地。
       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设施装备先进、技术支撑有力、管理科学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主要农作物良种应用覆盖率达到98%。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走出符合山西地理条件、作物特点的农机化路子,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粮食仓储和转运设施建设,积极改善粮食仓储条件。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扶持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区。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在全省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大力推广轮作和间作套作,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复合种植,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支持粮食主产区推进秸秆“过腹还田”,推广“秸秆—饲料—畜”、“畜—沼—果(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促进种地养地结合。支持雁门关区域开展草畜一体化示范,推进退耕还草,探索农牧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的经济结构,支持示范企业建设,培植放牧示范草场,培育家庭牧场。
       (二)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农田永续利用。
       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面落实永久性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禁止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格实行耕地“占一补一”、“以补定占”、“先补后占”和“占优补优”,守住全省耕地保护红线。
       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采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费、种植绿肥等土壤改良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循环通道,促进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机物分解。重点加强大同、忻定、晋中、晋南、上党五大盆地耕地质量保护。开展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改造、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应当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作为改变或占用基本农田的补划基础。到2020年,完成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建设1900万亩,全省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
       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用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等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选择与资源、环境相匹配的发展模式,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林草结合,增加植被覆盖度。
       (三)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
       推广节水灌溉。坚持工程、管理、农艺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积极探索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模式,提高水利用效率,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积极发展民营水利,拓宽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渠道。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机制,优化调度引黄用水,发展农业用水合作组织,实行农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终端计量、推行水权分配与交易,探索用水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因地制宜推广以蓄水、保水、集水、节水为主要内容的旱作节水技术,提高降水利用率。加强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广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开展粮草轮作、带状种植,推进种养结合。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促进节约高效用水。改良耕作制度,扩大优质耐旱高产品种种植面积,严格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新建旱作节水农业核心示范区500万亩,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面积2000万亩。
       (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
       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各削减3%。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施肥方式。推广高效缓(控)释肥,扩大配方肥使用范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大规模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分作物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新型环境友好型高效农药和生物农药,加大高效大中型药械补贴力度,推行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
       推进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利用。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推广污水减量、厌氧发酵、粪便堆肥等生态化治理模式。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成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整个链条的无害化处理体系。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示范,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应用。推进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推进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发电扶贫。严格落实畜禽禁养区政策规定。建设高标准农膜试点,开展生物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示范,实施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工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要启动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垃圾分类措施,从源头进行消纳减量,降低垃圾转运和处理成本。推进乡村污水治理,探索适合我省农村实际的污水治理模式。加快推进农村改厕,把污水处理和农村改厕结合起来,鼓励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开展畜禽舍饲养殖,建设相对规范的圈舍及各类配套设施,加强畜禽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在全省启动美丽宜居示范村省市县三级联创活动,打造一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五)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
       加强水生态保护。认真落实《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严格地下水资源管理,加强地下水的涵养和保护,维系地下水系良性循环,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地下水超采区采取关井压采、水源置换工作,减少地下水灌溉使用量,鼓励使用黄河水和地表水进行农业灌溉,探索非常规水灌溉利用,改善地下水水生态环境状况。加强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坚持综合治理、系统修复,全面推进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御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工作,实施晋祠等岩溶大泉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建立健全农村污水控制管理标准体系。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十三五”期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15%以上。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继续推动实施林业“六大”工程,重点在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区、重要水源地植被恢复区和通道沿线荒山实行造林绿化。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依法保护永久性生态公益林。启动实施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推进太行山、吕梁山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到2020年完成营造林2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5%。健全农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防治体系,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5‰以下。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天然林保护制度,提高贫困地区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
       保护草原生态。实施生态草地恢复、天然草地保护工程,恢复土石山区、水源涵养区、重点水系区、生态脆弱区和“三化”严重区的草地植被。加强对我省现有的十大片山地草原类草地和十大片山地草甸类草地进行综合保护。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开展退耕还湿。加快推进吕梁山生态脆弱区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加强草原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防灾物资保障体系及指挥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草原火灾等灾害防治应急反应能力。以草定牧,推进草地合理开发利用。

       四、区域布局
       针对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省划分三类发展区域。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确定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汾河谷地、忻定盆地、上党盆地优化发展区。
       主要包括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市汾河谷地及忻州、长治、晋城等市盆地区域,是我省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但也存在水土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要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汾河平原重点布局优质高效粮食、水果、设施农业和家禽产业。上党盆地重点布局优质杂粮、中药材和生猪产业。
       以治理地下水超采、控肥控药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粮食和“果菜篮子”农产品稳定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在晋中盆地、上党盆地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适度压减高度依赖灌溉的作物种植;集成农机、农艺、水利等技术,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实行灌溉定额制度,加强灌溉用水水质管理,推行农艺节水和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到2020年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面源污染较重地区,大力推广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技术,推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布局,稳定生猪、肉禽和蛋禽生产规模,加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循环利用水平。全面加强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和盐碱地,配套完善农田林网。
       (二)雁门关农牧交错带适度发展区。
       主要包括大同、朔州、忻州、吕梁、太原等5市36县(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该区域干旱少雨,草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粮经饲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劣的状况依然存在。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立足资源环境禀赋,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重点按照“粮经饲三三制”的思路,以养定种,立草为业,大力发展草牧业和粮改饲,推动粮经饲统筹和农牧结合,着力把雁门关区建设为全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的样板区。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草畜平衡为核心,突出生态屏障、特色产区、稳农增收三大功能,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草食畜牧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治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互利共赢。扩大杂粮、马铃薯和牧草种植面积,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建立农膜回收利用机制,逐步实现基本回收利用。修建防护林带,增强水源涵养功能。推进粮草兼顾型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坡耕地退耕还草、粮草轮作、种植结构调整、已垦草原恢复等形式,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
       (三)东西两山生态修复保护发展区。
       主要包括晋中、阳泉、长治、晋城等市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及忻州、吕梁、临汾等市吕梁山低山丘陵区,重点治理区涉及42个县(市、区)。东西两山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区域虽然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生态十分脆弱。要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让耕地、草原等资源得到休养生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突出太行、吕梁山区重大生态修复治理,以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为指针,以生态修复理论为指导,以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为主线,推行生态补偿制度,本着“在保护中修复,在修复中发展”的宗旨,分区规划、科学布局、综合施策、提质增效。坚持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相结合,重点发展优质杂粮、干鲜果和中药材。到2020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退化面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农业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五、重点工程
       (一)农业水土资源保护工程。
       耕地保护工程。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分区域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土壤肥力保护提升等建设,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强化农田生态保育,提高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功能,稳定并提高粮食产量。加强北部防沙带保护性耕作,推进农田保育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治理酸化土壤,治理和修复污染土地,增强农田抗御风蚀和截土蓄水能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以粮食主产大县为重点,集中开展土地平整、田间排灌、小型水源、农防护与生态环境、田间道路、地力培肥与土壤改良、农田输配电设施等建设内容,使田、土、水、林、路、技、电、管等方面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要求的标准,实现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
       大小水网建设工程。加快山西大水网建设,全面建成中部引黄、东山供水、辛安泉供水、小浪底引黄四大骨干工程,启动配套县域供水工程。加强黄河、汾河、涑水河、滹沱河、浊漳河、清漳河河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支持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加强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
       灌区节水配套工程。通过对重点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设施进行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条件。重点实施运城北赵引黄灌区二期工程、西范灌区东扩工程、东山供水工程配套灌溉工程、小浪底引黄灌溉工程和中部引黄工程配套灌溉工程,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大型泵站更新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及项目县建设和灌区末级渠系工程建设。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
       农田重金属治理工程。严密组织实施《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建设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设立监测点,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试点,实施以农艺技术为主的修复治理,采用低累积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土壤调理、秸秆回收利用、种植结构调整、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等措施,逐步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和耕地有效利用。
       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培育配方肥和有机肥生产企业;支持专业化防治组织,推广绿色投入品;进行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和地膜回收利用试点。建设农业废弃物田间处理池、农用化学品包装物田间收集池、农药减量控害设施设备等田间设施。在5°以上、25°以下坡耕地区域,建设生物拦截带、集水窖、导流渠(管)、灌溉管带等径流拦截与再利用设施;在5°以下平原水网区域,建设生态沟渠和多塘系统。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进行老旧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改造工程。对于规模养殖场,可采用污水减量、厌氧发酵、粪便堆肥等单项技术,以种养结合为主体模式处理利用畜禽粪污;对于分散畜禽养殖密集区,可采用粪污集中处理模式。在秸秆资源丰富且相对集中的县,建设秸秆青黄贮饲料生产和秸秆成型燃料生产设施,配套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支持农民使用0.01mm以上标准地膜,以县为单元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站点、回收网络和加工厂。加大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推广力度。
       规模化大型沼气项目。支持建设日产沼气500立方米以上的沼气工程,支持日产生物天然气1万立方米以上生物天然气工程开展试点。建设原料仓储和预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沼气利用系统、沼肥利用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发展以规模化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扶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
       (三)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
       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工程。以农牧交错区为重点,治理已弃耕撂荒草原。重点建设人工饲草基地,包括修建围栏,平整治理弃耕地,恢复地力,推广优良牧草品种和旱作种植技术,建设饲草贮藏库,配备饲草播种、加工贮运机械。
       草原植被修复工程。扎实推进生态草地恢复工程、天然草地保护工程、基本草场建设工程、草产业发展工程和草畜一体化发展示范工程。到2020年,全省基本草地划定工作全面完成,草地生产能力明显增强,草业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实现“3个千万”目标,即草地建设1000万亩、草地保护1000万亩、草产品新增1000万吨。
       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工程。在大同、朔州等地重点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普及优良牧草品种,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人工草地建植技术措施,发展规模化的优质高产多年生人工草地。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开展青贮玉米、燕麦、甜高粱等饲料作物种植,推进牛羊青贮饲料喂养。加强畜禽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积极引进改良家畜品种。推进草产品生产加工,合理布局牧草加工企业,提高牧草转化利用率,促进优质牧草生产能力提升。
       (四)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治理工程。在忻州、吕梁黄土丘陵沟壑区构建以修复黄河沿岸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的水土保持体系;在临汾黄土残垣沟壑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构建防护林体系。选择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坡耕地面积集中、贫困程度深、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设立退耕还林重点县,县域内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实施封山禁牧。13条黄河一级支流两侧宜林荒山全部造林,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
       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工程。重点在太行山中部建设水源涵养林,在燕山—长城沿线营造防风固沙林,宜林荒山实现基本绿化,现有森林通过开展综合抚育,进一步优化林分结构,精准提升质量,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综合功能得到全面提升,为京津冀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效益凸显的绿色屏障。
       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工程。严格落实《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全面保护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守住5600万亩永久性公益生态林的保护底线,确保永久性生态公益林功能不降、面积不减、性质不变。加大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实施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在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源头县实施森林植被恢复工程,提升供水能力。
       (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
       完善提质工程。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继续完善农村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逐步提升农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农民安居工程。全面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解决农民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把农民安居工程与当地改革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民整体生活水平提升、农村社会治理相结合起来,四位同步发展。2017年基本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改造任务。
       环境整治工程。统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以焚烧发电等大型项目为抓手,整体布局,实现垃圾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热解气化、综合处理等“四处理”要求。集中力量做好农村“两治(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工作,重点抓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工作,加大对地膜、秸杆等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力度。
       宜居示范工程。继续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三级联创活动,坚持乡村旅游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打造和命名一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宜居乡村新典型,引领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建方向。
       (六)试验示范工程。
       选择不同农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的区域,建设旱作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农牧交错带草食畜牧业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类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加强相关农业园区之间的衔接,优先在具备条件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工作。加快推进吕梁市和高平、长子、蒲县、万荣、怀仁等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通过集成示范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有效保护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与运行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样板。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把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供改”和“综改”的重要抓手,列入议事日程,形成强大合力。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各级政府要围绕规划目标任务,抓紧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推动重大政策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二)强化依法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等条例法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完善耕地质量保护、草原资源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探索建立农业资源台帐制度。制定和修订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大对破坏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三)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三权分置”办法。试点先行,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木采伐实施限额管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绿化造林的市场机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农业用水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启动农村水权制度改革。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河长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由点及面、由水质管理向全面治理转变。
       (四)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构建多元化农业可持续发展投入机制,充分发挥现有基本建设投资渠道,切实发挥财政资金保障作用。继续实施并健全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农机具购置补贴、动物疫病防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等政策,研究实施精准补贴措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充分调动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化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
       (五)强化科技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运用好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平台,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工作,推动关键技术协同攻关。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力度。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和收益挂钩机制,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建立农业科技管理人员、推广人员、科研人员的差别化评价制度,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研发推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突出人才培养。依托农业科研、推广项目和人才培训工程,加强资源环境保护领域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农业高等教育、农民职业教育等培训渠道,培养农村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中,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用技术培训,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七)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及时发布信息,提高社会各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营造支持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舆论监督,广泛动员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参与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监督。

上一篇:工程造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下一篇:山西森林康养产业进入规划建设阶段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