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山西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山西省“十三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2-29 14:43:59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1. 经济总量实现恢复性增长。“十二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经济总量实现恢复性增长,已经逐步形成棉纺、毛纺、麻纺、丝绢纺织、化纤、针织、印染、服装、装饰用纺织品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40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亿元(不含纺织机械),较2010年增长1.71%,实现利润总额1.1亿元。主要产品产能稳步提升,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产纱52826.2吨;产布4710.5万米;产丝81.3吨。
       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十二五”以来,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以棉纺织初加工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得到改善。2015年,棉纺、织造及印染、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占纺织工业比重分别约为30.85%、34.51%、32.42%、2.22%,与“十一五”末相比,其中低端的棉纺业在纺织工业中的占比明显下降(2010年占比为64.6%)。同时,大麻、亚麻产品等我省特色纺织品在国内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品牌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有4个,取得山西省著名商标10个。
       3. 创新能力和技装水平有效提升。“十二五”以来,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装备升级和生产工艺改造,全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有效提升,部分重点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行业技术中心1家;服装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吊挂流水线或引进国外先进的自动化制衣裁切设备,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印染企业通过选用高温高压、低水浴比等节能高效的染色设备,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纺织企业通过引进国际一流的精梳机、并条机、全自动络筒机和国内顶尖的细纱机等设备,为纺制高支纱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4. 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依托既有工业园区和产业基础,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已初步形成了以运城临猗为核心的棉纺、织布、印染、服装加工、针织等全产业链集聚区,以运城空港开发区为核心的服装产业发展集聚区,以临汾翼城为核心的棉纺集聚区,以晋城为核心的传统特色纺织集聚区产业。四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促进了全省纺织工业的恢复性增长;“十二五”期间,集聚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7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1. 规模小、龙头少。“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虽然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在全部工业中占比不足0.5%;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布局相对分散,上下游企业的配套不完善,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还未形成良性发展环境和专业化服务的企业生态。
       2. 自主创新能力弱。全行业还没有1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特别是高性能、功能性纤维及复合材料发展较慢,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低;服装家纺时尚创意产业设计能力不足,公共服务平台不健全。
       3. 品牌建设明显滞后。大部分纺织企业主要靠承揽加工、贴牌方式生产为主,服装产品以制服、工装为主,产品档次低,自主品牌市场拓展不足,品牌建设明显滞后,品牌溢价能力差。
       4. 集约化程度不高。纺织企业间的供求关系相对分散,从原料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协作开发、共同创新、联合开拓市场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已形成的4大产业集聚区在发展规模、协同度等方面与发达省份还有较大差距。

       二、面临的形势
       从国际形势看,随着国际市场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中缓慢复苏,以及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未来纺织品市场持续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同时,新材料、环保产业等蓬勃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科技和传统纺织的结合更加紧密,为纺织工业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和市场提供了机遇。
       从国内来看,由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原材料成本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家纺织产业的重点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未来几年,纺织工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将明显加快,新疆、河南、安徽等中西部省份纺织工业已在产业转移中得到迅猛发展;我省在劳动力、电力等要素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明显,是沿海地区纺织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区,正迎来新的一轮发展机遇。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资源及环境约束逐步加大等方面的制约,纺织工业正逐步向东南亚等国转移,对我国纺织工业初级产品冲击巨大。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东南亚等国对欧、美、日等国出口大幅提升,随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纺织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劳动力素质、产业配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更强,对国内中低端产品市场冲击将进一步加大;而我省整体产业层次较低,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且缺乏品牌影响力,未来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实现兴起和较快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战略部署,紧扣国家纺织工业产业政策,按照集群化、规模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的要求,以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在做强棉纺、印染、服装等传统产品、做精丝麻等特色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实现我省纺织工业的振兴和跨越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纺织工业规模持续扩张,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纺织用品及产业用纺织品占比大幅增加,全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有效提升,品牌建设和节能降耗取得积极成效。具体指标如下:
       1. 产业规模。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亿元,利税达到18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5户,上亿元企业20户。
       2. 产品结构。在保持棉纺等行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服装和家纺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新型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比重上升。其中,棉纺织年生产能力保持在100万锭左右,印染布的年生产能力达到3亿米,服装生产能力达到6000万件,家用纺织品、服装等终端产品的销售比重达到50%以上;麻及麻混纺纱生产能力达到8000吨,大麻及麻混纺面料达到2000万米;碳纤维原丝达到3000吨,碳纤维达到500吨,产业用纺织品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
       3. 技装水平。企业研发及技改投入大幅增加,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家,力争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全行业技术装备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主流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品牌建设。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优势产品市场占有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的内生动力明显加强,力争新增国内市场认知度较高的知名品牌2-3个。
       5. 节能降耗。纺织再生纤维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水耗、技术水平低、治污不达标的印染、化纤等落后产能及工艺装备。

       四、发展重点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行业创新机制。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发展、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建立围绕省内企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用新模式,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大高性能碳纤维技术、染整后整理关键技术、印染全流程智能化技术、纺织印染清洁化新技术、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推动山西新新纺织行业技术中心,建设成为服务于全行业的集纺织创意、研发设计、行业技术开发、公共实验室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探索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新模式,鼓励企业联合建设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设计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鼓励纺织工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提高协同创新能力。
       加强标准制定与执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编制或修订纺织相关标准,并强化执行力度,促进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提高。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并组织开展对标工作,促进我省纺织产品的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等指标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水平。
       (二)加快技术升级改造
       加快技术装备更新。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推动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引导企业加大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棉纺织行业推动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无梭、无接头和精梳)比重和自动化、连续化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印染行业推动应用高温高压、低水浴比等节能高效的染色设备,加快小浴比染色技术、生物退浆精炼技术等工艺替代。服装业推动计算机集成制造,加快智能化制衣裁切设备、缝纫机、绣花机、服装吊挂系统等成衣生产设备应用。鼓励企业加快工业机器人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推进制造执行系统(MES)、自动监测和动态精细化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等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在生产制造、供应链环节推广使用条形码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基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信息系统集成建设,提升设计研发和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水平;引导中小纺织企业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信息化建设。
       推动“互联网+”发展。引导服装、鞋帽等企业建立开发创新互动平台、在线设计中心,充分对接用户需求,发展按需、众包、众创等研发设计模式。鼓励企业开展“互联网+”制造试点,推动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调制造、云制造等制造模式。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构建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宽产品推广销售渠道。
       (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做强传统优势产品。棉纺织业,加快发展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色纺纱,以及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色织织物,提高产品附加值。服装鞋帽业,加快提升服装设计、产品开发能力,加大品牌营销策划,建设集服装(鞋、帽)研发、设计、生产、物流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大麻及丝绸业等传统特色产品,要发挥我省研发生产优势,加强大麻高支纱及大麻、蚕丝混纺交织产品的研发,做大做精大麻纱、丝麻面料、服装、家纺四大系列主导产品。
       推进新品研发和产业化。瞄准航空工业与高端制造业的迫切需求,加快攻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碳纤维千吨级工艺及装备产业化生产及应用等技术,推动高端碳纤维的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建立起原丝—碳化—制品完整产业链;加快PPS耐高温纤维研发进程,开发用于发电、水泥等行业耐高温生产除尘用过滤材料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筑工程、大型水利工程、汽车船舶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产品。
       (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提升集聚区承载能力。不断完善集聚区内纺织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运城际华3534服装、临猗纺织、晋城丝麻、晋中高性能纤维、晋北岩棉制品等纺织集聚区建设,着力提高污染集中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能力,优化集聚区承载能力,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提高专业配套服务能力,促进集聚发展。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质量检测和认证、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等内容,加快完善集聚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专业化、市场化发展。鼓励服务创新,发展投融资、技术转让、法律服务、市场推广、品牌策划等新兴服务功能。
       推动产业协调发展。推进组建产业发展联盟,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发挥其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带动中小企业向以“专、精、特、新”为特征的专业化发展,深化专业分工,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一体化产业格局,增强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五)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推动行业集中发展。引导有实力的纺织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兼并、重组、整合,优化存量资产,完善生产制造、设计研发和品牌建设产业链条,形成若干集研发、技术、生产、管理、品牌于一体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集团化公司。围绕我省现有的棉纺、印染、服装等既有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资本创新,发展壮大一批具有知识产权、品牌和资源整合能力强的骨干企业;积极培育一批集纤维原料开发、材料加工、终端产品生产和研发为一体的产业用纺织品企业。
       提高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加强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开展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认证。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产品品种更新和质量水平提升。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并大力培育市场化、专业化服装设计企业,着力提升纺织品设计创意水平。
       强化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加强产品的市场开发与培育,不断完善和创新营销模式,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网络建设,大力发展连锁店、专卖店、专业店、电子商务等终端销售模式。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充分挖掘品牌的溢价能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及各类大型展会,拓展品牌宣传渠道,扩大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推广节能降耗减排新技术。加快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及节能减排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一批节能、降耗、减排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发,重点突破一批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态染整关键共性加工技术。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和水污染防治设施提标改造,加强对生产过程中能耗、废物排放的实时监控。
       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节能降耗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强化监督考核,推进重点节能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企业能源三级计量管理,加强企业能源合同管理,开展行业能效的对标达标,提升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水平。推进印染、粘胶、再生纤维等重点行业的准入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加强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按照循环发展的理念,鼓励企业加大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施推广废水余热回收、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加强废水处理及运行中的水质分析和监控,对废水及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治理。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引导扶持。不断完善扶持纺织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纺织产业转移;做好产业布局,推动纺织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逐步向园区搬迁,形成集聚效应。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人才、资金、技术投入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完善财政金融服务。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支持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及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落实各项融资扶持政策,对企业上市融资,以及在山西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并融资成功的企业给予奖励。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制约纺织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三)加大人才引进培养。采取学校教育与在职教育相结合、培育与引进相结合等方式,加快人才支撑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加大对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短期培训和职业培训;加快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专业院校优势,加速培养纺织工业专门人才;推动大型骨干企业与重点职业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合作,采取定向培育、委托培养、短期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高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强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山西行动纲要》衔接,推动新兴产业“三年推进计划”、“一年行动计划”与规划的有效对接,引导企业扩大投资或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加快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建设。通过整合招商资源,加强项目储备,优化项目布局,强化跟踪协调、监督服务和目标考核,大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等重大项目建设。
       (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纺织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研究、规划和管理咨询服务,及时反映行业发展情况、突出问题和共性诉求。加强纺织行业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强化对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纺织产品展会、品牌推广活动,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落实规划和产业政策,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六)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协调配合,按照各自职责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加强规划与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年度计划的衔接。各市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应依据本规划制订,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反馈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按程序调整规划内容。

上一篇:山西省“十三五”冶金工业发展规划
下一篇:山西省“十三五”轻工业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